
出門問問CEO 李志飛在2016年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公佈了其計劃已久的私人助理“魔法小問”,並重提了“AI3.0 時代” 應完成從軟件到硬件、信息到服務轉變的理論。 “魔法小問” 與人工客服+AI 模式的私人助理代表Magic類似,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呼叫第三方服務、查詢天氣、聊天等等。用戶說出需求,語音信號便會通過雲端的人工智能係統被處理成明確的需求,並通過與人工服務的配合進一步完善服務信息,最終提供明確的服務。現已包括出行的滴滴、按摩的功夫熊、電影票的微票兒等生活服務。
國內外用戶對於2015年湧現出來的此類服務應已不陌生,如百度度秘、助理來也、Get等等,Google 也在研發搭載人工智能技術的聊天機器人服務。若說出門問問的魔法小問有何不同,主要是軟件+ 硬件結合的可能性,李志飛向36 氪透露,魔法小問將於春節後1 個月左右應用在自家智能手錶Ticwatch 上。比如用戶之前使用Ticwatch 通過滴滴打車,需要下載一個滴滴的APP,而“魔法小問” 則可以跳過這層環節。李志飛告訴36 氪,微信端和Ticwatch 中的魔法小問,使用的是同一後台,但適配於手錶的應用需要單獨開發、調試,故而希望先做微信端再迭代到手錶。
出門問問在語音交互和自然語言處理上早先有一定積累,但李志飛坦言,人工的無縫插入是整個系統裡很難的部分,這是現階段最需解決的。該服務目前還在內測階段,並未完全落地、開放,體驗如何有待考證。用戶可以到“出門問問” 微信服務號申請內測。打通服務商的接口在技術上並非很難實現,不過需要雙方的程序員付出一定時間精力。產品的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能力也是一個門檻。不少機器人與可穿戴廠商都聲稱將會有通過語音交互呼叫服務的功能,但似乎市場上已發布的產品還沒有把這個體驗做好的。
我的同事Retric曾經在分析Google 嘗試聊天機器人一事時提到:更舒服的文字交互+ 更普適的IM 形式,所形成的聊天機器人,有可能會成為未來重新匯集大流量的新入口,產生下一個搜索引擎這個新入口還是泛指於智能手機中的應用,但未來的入口或許是多樣化的,像可穿戴設備、VR、機器人、智能家居、汽車都有可能成為服務載體。同時,語音、手勢交互也將給用戶更多體驗方式。而跳出手機、跳出文字的新交互體驗,正式出門問問做私人助理的意義所在。
李志飛認為,從1945年到2005年的AI1.0 時代,主要是各種學派、基礎理論算法和學科的建立。 2006-2015年的AI2.0 時代,則通過數據、算法、基礎設施建立了AI 系統的三駕馬車,技術有了突破但2C 應用並不多。 AI3.0 的實現方式將越來越智能化,機器服務與人工服務的融合與迭代使得人工參與其中,人將成為機器的修正師和訓練師,人的作用會越來越少。從軟件到硬件、從信息到服務,這一階段的人工智能將更著重於從用戶角度出發提供實用價值。最後接受了Google 戰略投資的出門問問,將於本月25日與Google 共同宣布新的落地合作,自然與Android Wear 有關,感興趣的朋友可關注後續報導。
Simon Tech News http://simontec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