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0年以前,美國汽車導航市場被幾家GPS 公司牢牢佔據,其中Garmin 份額最大。當時Gamin 是第一個發覺這個未被滿足的需求並搶在競爭對手之前快速佔領了一大部分市場,隨後Garmin 進入細分市場,比如為航海船公司提供導航系統,因航海導航系統的研發和生產極其耗時,且美國政府審核整套系統的手續費很高,船公司非常依賴大公司來進行採購決策,Garmin 在航海領域逐漸獲得了很高的競爭者准入壁壘。
在2010年之後,Garmin 在消費者端的車載GPS 市場份額開始被手機GPS 搶走,大多數消費者不會再為一部單獨的GPS 買單,更何況手機GPS 融入了更多本地生活服務和社交的功能。在運動和戶外活動市場上Garmin 同樣受到來自其他科技公司的強力競爭。因其收入的一半來自車載GPS,並且在美國這一市場已經趨於飽和,更何況越來越少的消費者願意購買至少79 刀的導航產品。 Garmin 的命運和中國GPS 公司凱立德有幾分類似,兩家公司該何去何從,似乎戰略轉型已經成為必然了。
Simon Tech News http://simontech.net